相传光绪年间,杨林“裕宝号”酿酒商人陈鼎,通过研究同为杨林人的明代医学家、音韵学家兰茂的药学书籍,酿造出翠绿如玉、酒味醇厚的绿酒,由于酒体绿色通透,代表云南特色,民间叫做为“云南绿酒”。
“灯红酒绿”这个成语我们经常听到,红灯常见,绿酒却少有。而杨林肥酒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绿色的酒。
那么绿酒究竟是从何而来呢?在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绿色的酒:“一尊绿酒绿如染”、“行觞举绿醪”、“请君尝绿醅”、“开瓶浮绿蚁”。一般认为是古代的酿酒技术落后,在酿造过程中掺杂进来一些微生物,让酒液中的一些固形物变成绿色,并且漂浮在酒液上方。但因酿酒技术的逐渐成熟,绿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
到宋之后的“绿酒”则成为美酒的代名词了,比如:“令节想君携绿酒,故情怜我踏黄尘”、“红颜薄命空流水,绿酒多情似故人”等,多为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出现在诗词中。
在明清记载中,多地均出现过用药材配制出的绿酒。但是我们知道,植物的绿色来源于叶绿素。叶绿素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物质,怕光怕热,遇到酸、碱、氧等都会使其分解。所以,我们可以看到碧绿的粽叶,煮熟后却呈褐色。绿豆汤也是不能保留绿豆的绿色。一杯绿茶,放久了都会从绿色变为黄褐色。通过提取植物药草的绿色,是很难酿造成翠绿如玉的绿酒。就像山西的竹叶青酒一样,其颜色更接近稻草黄或柠檬黄,甚至是褐色。